
“之前是村里户口,后来因孩子上学把户口迁去了城里,现在想回村盖房养老,却不知道还能不能向村里要宅基地。” —— 不少农转非的朋友都有这个困惑,其实答案很明确,法律早规定了能不能要,今天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就说透,帮你少走弯路。宅基地是农村的 “根”,但户口变了,和宅基地的关系也会变,搞懂规则才能避免白费功夫。

先划重点:农转非后,一般不能再索要宅基地
按《土地管理法》第九条和第六十二条,宅基地有个核心属性 ——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只有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也就是咱常说的 “本村村民”),在符合条件时才能申请使用宅基地建住宅。而 “农转非”(把农村户口转为城镇户口)后,就意味着你丧失了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不再是 “本村村民”,自然就没了申请宅基地的资格 —— 简单说,户口迁出村了,就不能再向村里要新的宅基地了。
为啥农转非后不能要宅基地?2 个核心原因要明白
不是政策 “不近人情”,而是宅基地的性质和分配规则决定的,主要有两个原因:
原因一:宅基地归集体所有,只给 “自家人” 用
宅基地是农村集体的 “集体财产”,就像村里的集体林地、集体耕地一样,只能分配给本集体的成员使用,保障本村村民的住房需求。农转非后,你的户口不在村里了,不再是集体的 “自家人”,要是还能申请宅基地,就会占用本村村民的集体资源,对其他没转户口的村民不公平 —— 比如村里宅基地名额有限,给了非集体成员,本村符合条件的年轻人反而没地建房,这不符合宅基地 “保障本村村民” 的初衷。

原因二:农转非后,已脱离农村住房保障需求
农转非后,大多数人会在城镇生活、工作,享受城镇的住房保障(比如买商品房、申请公租房等),不再依赖农村宅基地解决住房问题。而宅基地的设置,本就是为了解决农村村民的住房需求,要是农转非后还能申请,可能会导致宅基地资源浪费(比如申请后长期闲置),也不符合 “一户一宅” 等宅基地管理政策 —— 所以法律才明确,只有本村村民才能申请宅基地。
最后提醒:农转非后,这 2 件事要注意
别盲目申请:知道自己农转非后没资格申请新宅基地,就别反复向村委会或乡镇部门申请,避免浪费时间和精力;
现有宅基地别忽视:要是农转非前已经有宅基地和住房,只要房子还在,你依然拥有房屋的所有权,也能使用宅基地(直到房子自然倒塌),但不能再申请新的宅基地,也不能随意翻建(具体翻建规定需咨询当地)—— 要珍惜已有的农村住房权益。

你身边有农转非后想回村要宅基地的朋友吗?他们最后是怎么处理的?评论区聊聊,给其他朋友支支招~
配资查询114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