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时候,住建部明确提到,2000年以前的老旧小区,全部纳入到城市更新改造范围。
然而现实中,我们却发现,所谓的更新改造,多数只是刷刷墙,修修路,加装电梯,甜品草坪更换电线等等…
有朋友百思不得其解,很多老房子破旧不堪,为啥不直接采用拆迁,而是以修缮为主,究竟是哪里有困难,又或者有哪些可以改造的空间呢?
这一期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老旧小区改造,为什么不采用“原拆原建、拆迁安置”的方案,而是刷刷墙,填填路?背后的原因是啥?
01、为啥要旧改代替拆迁?
棚改大拆大建的年代,以前的老房子多以拆迁解决,而今的老房子,处理方式主要是旧改,核心原因有以下几点:
①拆迁成本太高,财政压力大
有机构预算,旧改的平均成本只有原拆原建的1/3,比如,杭州浙江新村原拆原建,每户居民需要自筹60到80万,对于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压力较大,
而旧改则是通过政府补贴和居民分摊小部分资金的方式即可完成,大大减轻了居民的资金压力。
而且,拆迁还涉及补偿和高成本重建,然而,这几年地方财收锐减,很难支撑大规模拆迁。
②居民意见相左,难达共识
老房子原拆原建必须100%居民同意,然而,部分居民可能因为经济能力不足或对新房面积不满,导致意见不同。
③避免房价波动和资源浪费
棚改时期,拆迁户获得巨量补偿之后,涌入市场买房,囤房,加剧了房地产的狂热,同时占用了更多土地资源,而旧改通过渐进式更新,更有利于稳定市场,且很多老房子主体结构并没有损坏,通过功能优化就能延长建筑寿命,避免了资源浪费。
02、老旧小区改造也有弊端
1.费用分摊达不成共识影响进度
旧改也不是全部靠政府出资,居民也需要承担一部分的费用。但在具体实施时,有的居民可能因各种因素影响不愿意出钱,进而影响旧改进度。
比如加装电梯,40万的加梯费用补偿28万,业主分担12万,如果业主分摊达不成共识,安装就遥遥无期。
2.担心改造治标不治本
有些老房子表面上看没什么,但实际上楼龄已经有30多年,内部结构已经老化严重。对于这样的房子,如果只是采取修缮改造,治标不治本。
说白了,内部结构老化,问题没解决,长期的安全隐患依旧存在,往后说不定居住体验更差。
3、担心带来隐患
有的修缮工作不仅不能治本,而且还可能带来隐患,比如加装电梯,很多老房子当初建设并没有预留空间,加装电梯只能靠在外墙上敲敲打打各种凿洞,如此一来,可能损坏老房主体结构。
另外,电梯采取外墙加挂的方式,加大了主体结构的承重,短期可能没影响,长期或增加安全隐患。
所以相比旧改,更多人倾向于原拆原建。
03、哪些老小区适合“原拆原建”?
1、部分老小区
一般来说,只有那些经评估之后达到了房龄要求且存在严重结构安全隐患,无法通过常规改造措施进行修缮加固的老房子,才具备实施“原拆原建”的条件。
2、业主的同意率达标
有的地方规定,原拆原建必须业主同意率达到100%,比如北京石景山区的某老房“原拆原建”,居民同意率100%,最后老楼变新房,居住品质直线上升,身价也跟着翻了几番,只是现实中,能够顺利推进原拆原建的项目占比依旧不高,毕竟业主承担费用高,经济条件有限很难达成共识。
文末结语
旧房改造虽说可以提高居住品质,但是相比大家更倾向于原拆原建,一方面,居民安全担忧彻底解决;另一方面,不用适应新环境。
老房居民在原址居住了大半辈子,已经习惯了这里的居住环境、邻里关系和社区氛围,能够在此基础上拆旧建新,老业主们怎能不开心?
那么,你更倾向于选择哪种方式呢?
配资查询114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