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口子窖以网络互动形式召开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净利润下滑、市场动销情况、库存水平、禁酒令影响等成为投资者关注的主要问题。从2022年开始,口子窖的营收、净利规模被迎驾贡酒反超,公司在业绩规模上失去徽酒“老二”的地位。但在行业加速调整、产业集中度持续提升的背景下,口子窖在“掉队”之路上疑似越走越远。
库存上升,产能利用率低于50%
2024年度,口子窖实现营业收入60.15亿元,同比增长0.89%,增速较上年的16.10%显著放缓;实现归母净利润16.55亿元,同比下滑3.83%,而上一年则同比增长11.04%。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10亿元,同比增长2.42%;实现归母净利润6.10亿元,同比增长3.59%。
根据口子窖2024年报披露的信息,口子酒业(母公司)设计产能8万千升,实际产能3.95万千升,以此计算,公司产能利用率仅49.41%。
口子窖不足50%的产能利用率,不仅低于白酒上市公司中位数,也远低于省内公司:其中,迎驾贡酒(酒业分公司)2024年产能利用率78.25%,古井贡酒(成品酒)产能利用率71.14%。
去年,口子窖销售量3.78万千升,同比增长2.76%,由于销量小于生产量、增速也小于产量增速,公司库存量比上年增加近三成。
而且,公司还有在建产能,即退城进区搬迁2万吨大曲酒酿造提质增效项目,计划投资13.6亿元,累积投资金额已达9.9亿元。
从库存量看,由于成品酒生产模式采取的是以销定产,口子窖成品酒不算太多,但半成品酒(含基础酒)高达近31万千升,就算停止生产,也够卖好多年!
到2024年末,公司存货超过58亿元,存货结余占公司总资产的42.86%,且大部分存货为基酒,到今年一季度末,公司存货继续上升,超过59亿元,占比达42.90%。
高端动销不及预期
口子窖生产的口子系列白酒是目前国内兼香型白酒的代表品牌,公司生产和销售口子窖、老口子、口子坊、口子酒等系列品牌产品。2023年2月,次高端、高端系列产品“兼10、兼20、兼30”系列新品上市发布,兼系列高端新品上市,吹响了口子窖打造“中国兼香高端白酒第一品牌”的号角。
虽然公司加强中高端产品推广和投入力度,力争将兼系列打造成战略大单品,但公司高档白酒的销售不太理想。
2024年报显示,公司高档白酒销量增长5.37%,但销售收入仅增长0.06%,意味着吨价同比下降5.04%。今年第一季度,公司中档、低档白酒负增长,高档白酒收入17.28亿元,同比增长3.53%,带动公司整体收入小幅增长。
然而,随着行业调整进入深水区,口子窖高档白酒的增长趋势或已生变数。在6月30日回答投资者提问时,公司高管透露,目前兼系列中档偏低价位产品动销良好,高端兼系列动销不及预期。兼5、兼6、兼8产品价格稳定在公司指导价格体系,兼10、兼20价格略低于指导价格。
还有投资者问口子窖高管:“二季度市场动销如何?目前公司库存水平如何?近期的禁酒令和升学宴禁令是否对公司的宴席市场产生影响?”
对此,公司高管表示:二季度尤其是禁酒令后,终端动销相对放缓。禁酒令对中高档白酒销售产生显著影响,从各宴席酒店与终端预定升学宴状况来看,与去年同期相比升学宴数量及用酒需求显著下滑。在此背景下,公司将持续深化渠道改革,巩固市场基础,修炼内功,同时将从营销变革、产品定位、生产运营等方面综合考虑市场竞争的情况,适时调整竞争策略。
分红比例下降
收入增速放缓、归母净利润下滑、库存积压,口子窖的分红也没以前大方了。
2021年到2023年,口子窖利润分配都是“每10股派息15元”(含税),不过,2024年,从“10派15元”变成了“10派13元”,现金分红金额占归母净利润的比率从上年52.29%下降2024年的47.01%。
在业绩说明会上,分红率下滑也是投资者关心的问题,对于后续是否会考虑提升分红率,口子窖高管表示,公司在充分考虑行业发展情况、公司所处发展阶段、业务发展目标、现金流量状况、资本性开支规划及其它重要因素,在着眼于长远和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制定公司分红回报规划。
事实上,白酒上市公司提高分红已成主流。贵州茅台2024年累计派发红利约647亿元,分红率高达75%;五粮液已制定发布《关于2024-2026年度股东回报规划》,每年度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70%、分红总额不低于200亿元,2024年,五粮液实施100亿元中期现金分红,叠加年度123亿元的分红方案,全年分红总额达223亿元,分红率70%(上年现金分红率60%),创历史新高。
而在安徽省内,古井贡酒2024年合计分红金额占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比例为57.49%,2023年该比例为51.83%;迎驾贡酒现金分红金额从2023年8.8亿元提高到2024年12亿元,分红比例从38.56%提高到46.35%。
此前,口子窖提出三年百亿目标,但种种迹象表明,“掉队”的口子窖其“百亿目标”更像一纸空谈。
配资查询114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