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楚钦?三大赛单打没拿过冠军,算什么顶尖选手?"这种论调最近在网上可没少出现。每次看到这种言论,真想问问这些人到底看没看过乒乓球比赛。人家手里可是实打实攥着15个世界冠军奖杯,双打赛场更是打出了"零失手"的恐怖战绩,外国选手见了他都直摇头。怎么到了某些人嘴里,这些成绩就都成了"没含金量"?
看看数据就知道,王楚钦在双打项目上的统治力简直可怕。混双搭档孙颖莎,国际赛场胜率超过90%,几乎就是见谁灭谁。男双和樊振东搭档,外战保持全胜,把对手打得直挠头。15个世界冠军在手,这成绩放在整个乒坛都是顶尖水平。可偏偏有人就是选择性失明,对这些成绩视而不见,就盯着单打说事。
外国选手对王楚钦的评价可一点都不含糊。有记者问他们最不想碰到哪对中国组合,得到的回答往往是苦笑着摇头:"王楚钦那对...根本没法打。"这话可不是客套,是真被打服了。可回到国内,某些人却把"三大赛单打零冠"挂在嘴边,这双标玩得也太明显了吧?
评判运动员的标准要是这么简单粗暴,那干脆把双打项目取消得了。可现实是,双打不仅需要超强的个人技术,更考验搭档之间的默契程度。王楚钦和搭档的配合已经到了"脑电波同步"的境界,这种默契可不是一朝一夕能练出来的。刘国梁就说过,乒乓球是五个人的战斗,单打是利刃,双打是盾牌,缺一不可。
多哈世乒赛前,网上突然冒出大量"三大赛零冠"的黑词条。这些人似乎忘了,正是王楚钦的双打一次次把中国国旗升到了最高处。训练馆里,王楚钦有时会盯着球拍发呆,心里难免犯嘀咕:难道非得单打夺冠才能证明自己?但转念一想,又狠狠挥拍继续训练,用实力说话才是硬道理。
看看乒乓球的发展历史就知道,双打从来都是重要组成部分。从早期的容国团、庄则栋,到后来的刘国梁、孔令辉,再到现在的马龙、许昕,哪个顶尖选手不是单双打都拿得出手?把双打成绩不当回事,这不是外行是什么?
王楚钦在赛场上的表现有目共睹。他的发球变化多端,正手进攻势大力沉,反手技术更是炉火纯青。这些技术在双打中发挥得淋漓尽致,让对手防不胜防。有些比赛打得对手直摇头,赛后采访都说"完全找不到破解办法"。这样的统治力,怎么在某些人眼里就成了"没技术含量"?
竞技体育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多样性。单打考验个人能力,双打考验配合默契,团体赛考验整体实力。用单一标准来评判运动员,就像用一把尺子量天下万物,既不科学也不公平。王楚钦用15个世界冠军证明了自己的价值,这份成绩单放在任何时代都值得尊重。
那些整天敲键盘说"王楚钦不行"的人,不妨先问问自己:看过他几场比赛?知道他训练有多刻苦?了解他让多少外国选手吃过苦头?如果这些都不清楚,又有什么资格对他指手画脚?冠军的含金量,从来不在键盘侠的嘴里,而在升起的国旗上,在对手的敬畏里,在每一个实打实的比分里。
乒乓球作为国球,承载着太多人的期待。但这份期待不该变成压力,更不该成为某些人指指点点的借口。王楚钦们需要的不是双标审判,而是一句实实在在的认可。下次看到他夺冠,不妨说一句:兄弟,这球打得漂亮!
这篇文章就是专门用来分享那些充满正能量的东西的,跟侵权一点儿关系都没有。要是有侵权的情况,就赶紧联系我们,我们会很主动地去配合把问题解决好。
配资查询114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