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美丽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离不开长期稳定的资金投入。
近年来,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紧跟国家战略部署,牢牢把握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战略要求,立足职能定位,紧紧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精准发力,持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以实际行动守护好“母亲河”。
《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获悉,“十四五”以来,农发行累计投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贷款6052亿元,2025年5月末贷款余额为6523亿元,较“十四五”初期增长324%。国开行聚焦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高效利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等重点领域精准发力,服务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今年上半年,国开行在黄河流域9省(自治区)发放相关贷款超2000亿元,有力推动一批重点项目落地实施。
有力支持兴水治水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同合作,共同发力。对此,农发行将深化政银企合作作为推动服务黄河保护工作开展的重要抓手,沿河各级分支机构持续多年开展“黄河行”专题活动,主动登门、靠前服务,与政府部门、企业及社会组织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凝聚起保护黄河的强大合力。
“面向政府部门,我行积极对接地方规划和项目清单,把握发展需求、宣介信贷政策,为当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面向涉农企业,我行在提供信贷支持的同时,与企业共商项目规划与运营管理等事项,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实现银企共赢。”农发行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黄河水资源供需尚不平衡,实施深度节水控水、科学用水是破解复杂水问题、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关键举措。为此,国开行构建了从水源地到“水龙头”的金融服务链条。
在河南,国开行河南分行今年已发放5252万元贷款,支持开封市东南片区垃圾污水及配套管网(暨东南片区提升改造)项目,为高效用好水资源探索出了新路子。
“该项目不仅建设污水处理厂和管网,还配套建设中水回用管线,实现从单纯的‘处理—排放’向‘处理—再生—利用’转变,推动水资源循环利用。”国开行河南分行客户经理曲洋介绍,目前工程进度已达75%,预计2026年全面投产后,中水回用率可达70%,将用于造纸、化工、发电等行业,替代黄河取水。
“项目投产后,可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不仅降低生产成本,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同时还履行了环保责任,为保护‘母亲河’贡献力量。”开封精细化工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开封国禹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鑫表示。
这只是国开行有力支持水资源高效利用的一个典型案例。事实上,近年来,从支持山西中部引黄到引汉济渭等重大水利工程,再到支持各地城乡供水一体化、灌区现代化改造及水循环综合利用项目,都有国开行的身影。
此外,围绕服务沿河环湖地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国开行积极支持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等地固体废弃物处置综合利用、污泥焚烧处置、厨余垃圾无害化处理、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及配套管网建设等项目,助力系统推进城镇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沣河是黄河最大支流渭河的一级支流,沿河污水直排问题一直影响其生态。为此,国开行陕西分行累计发放2.7亿元贷款支持当地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通过新建6座污水处理站,铺设约246公里污水收集管网,将千家万户的生活污水“应收尽收”,解决直排问题,全面提升污水收集处理效能。目前,项目进度已过半,待项目全部建成后,可日处理生活污水2500立方米,实现从源头减少污染、守护沣河水质的目标。
“我们聚焦解决农村突出的水环境问题,提升沣河沿线行政村污水处理能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良好生态基底。”西安高新市政建设有限公司负责人袁霖表示,“国开行陕西分行提供了高效、长期的金融支持,保障项目按计划稳步推进,帮助沣河重现水清岸绿,让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助力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聚焦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支持沿河地区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助力清洁能源加快发展,也是政策性银行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
在重点支持黄河上游、河西走廊、“几字弯”等区域的新型绿色低碳能源基地及绿色能源外送通道建设方面,国开行持续发力,助力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落地,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绿色动能。
在宁夏,国开行宁夏分行充分发挥大额长期资金优势及能源领域服务经验,量身定制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支持牛首山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上水库、下水库、输水系统、地下厂房洞室群和地面开关站等工程建设。
该电站从黄河抽水,利用山上和山下两个依山势而建的水库间293米落差实现电能“储蓄”与“释放”:在电力负荷处于低谷时,抽水机将水从下水库抽至上水库,让电能转化为水的势能暂时存储;一旦用电处于高峰,再放水,让水的势能变成电能并入电网,起到调峰作用。
国开行宁夏分行客户经理陈乃光介绍,项目建成后,每年可消纳利用绿电15.1亿千瓦时,节约标准煤5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9.4万吨;同时,新增128万平方米水域,提升周边植被覆盖率至70%,有效减少入黄泥沙,实现“绿电”与“绿水”协同增效。
在内蒙古,今年以来,国开行内蒙古分行发放6.3亿元贷款,为内蒙古能源集团杭锦旗防沙治沙110万千瓦风电光伏一体化一期项目顺利推进提供长期、大额、稳定的资金保障。
据记者了解,该项目创新采用“新能源+防沙治沙”相结合的方式,在建设光伏、风电清洁能源的同时,同步推进14万亩沙地治理——光伏板遮阴减少蒸发,板间种植固沙植物形成生态屏障,实现治沙固土、清洁发电、提升生物多样性三重效益。
“我们提前谋划、主动对接,开辟绿色通道,推动资金加快投放,统筹能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助力探索出‘风光治沙’的可复制路径。”国开行内蒙古分行客户经理武昊表示,预计2026年一期项目运行后,年均可减少标煤消耗75万吨。
在青海,农发行审批贷款3.15亿元支持海南州共和县5万千瓦风电项目建设,在促进青海能源资源优势转化和能源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同时,减少二氧化碳和烟尘等污染排放,为区域经济发展构建可持续的绿色增长模式。
国开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行将继续聚焦主责主业,围绕基础设施、生态保护等领域加大中长期融资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差异化信贷政策,创新绿色金融工具,为“母亲河”永葆生机作出新贡献。
农发行表示,未来将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加大支持力度,为让“母亲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贡献更多金融力量。
配资查询114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